小板凳大民生!看伍家岗这个社区如何破解“1:1196”治理难题

07-31 16:49  

7月11日,伍家岗区宝塔河街道张家坡社区党委荣膺湖北省基层治理“好支部”。这份省级荣誉背后,是社区党委以5人之力服务5978名居民的生动实践。1:1196的悬殊比例下,“小马”何以拉动“大车”?答案藏在寻常百姓家的小板凳里。

社区党委将支部扎根小区、党小组深入单元、党员化身邻里先锋,织就一张治理网络。遍布社区的“小板凳大民生”协商议事会,成为激活这张网络、点燃“人人参与”的关键枢纽。

省级荣誉喜讯传来时,张家坡社区党委书记洪娇正与环海小区的居民围坐小板凳,商议电改施工细节。方寸板凳间的民主协商,恰是“1:1196”治理密码最鲜活的注脚。

党委掌舵:板凳搬到楼下民心聚在门口

时间回溯到2019年,东山大道279号独栋楼,因直面主干道缺失单元门,成了24户居民的“心病”。“安全没保障啊!”焦灼的呼声在楼栋间回荡。

“小板凳大民生”协商议事会,就在这板凳碰撞声中扎了根。“问题在哪儿,板凳就搬到哪儿,问题就解决到哪儿!”社区党委书记洪娇感触至深,“开会离群众近一寸,民心就近一尺。只有把身子沉下去,把急难愁盼化解在家门口,我们和居民的心才能真正贴在一块!”

从此,寻常的小板凳,成了社区党委倾听万家忧乐的“耳朵”、破解民生难题的“钥匙”。它承载着信任,更探索出了一条“离群众更近”的治理新路。

支部攻坚:“头雁”领衔 荒地变乐园

“单靠5个人,哪能凝聚5978颗心?”洪娇坦言,“是我们最可爱的党员同志们,各负其责、主动作为,撑起了社区治理的大舞台!”万寿桥片区党支部书记、军供小区业委会主任向琼,便是这样的“头雁”。面对老旧小区165户仅有80个停车位、活动空间也匮乏的困局,他召集居民们围坐小板凳,在楼栋间500平方米的荒坡寻找破局办法。

空间从哪挤?资金从哪来?社区把“小板凳”一次次搬到小区里。大大小小二十余场协调会后,在包联单位市检察院、区委组织部的鼎力支持下,从邻近的军供站“磨”出了一小块废弃的边角地,空间难题终见曙光。资金却卡了壳——每户需分担5000元,起初响应者寥寥,社区仅收上来12户。

老党员的公信力终化冰霜,35户居民齐心凑齐17.5万元,加上政府的加梯补助,观光电梯连通了马路和小区“一楼”!“盼了二十年啊!”老人们高兴地坐着电梯上上下下。一部电梯不仅打通回家路,更激活小区治理的“任督二脉”。居民们真切感受到了“自己家园自己建”的力量与喜悦,居民争着参与“一户一表”电改,给小区建设出主意、想办法的人越来越多,“人人参与,共建家园”成了大家的口头禅。

六年来,“提、议、定、做、评”的五步议事法,在“小板凳上大民生”协商议事会上越磨越顺溜。居民共建为社区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社区内各小区的停车费收缴率100%,物业费收缴率超85%,13个老旧小区、29栋单栋楼房的焕发新生机。

问起省级“好支部”咋评上的,洪娇说得实在:“没啥诀窍,就是靠着这些小板凳,支部里每个人都把街坊邻居发愁的事,当成自家的事去办!”她笑着说:“居民愿意跟我们掏心窝子,能围着小板凳一块儿把事情办成,大伙儿夸句‘搞得不错’,咱社区这个大家庭就越来越有奔头!这大概就是‘小马’能拉动‘大车’的笨办法吧。”.


来源:魅力伍家岗

编辑:孙弋雯

二审:黄韶光

三审:吴东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