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导育”润心,用“智慧”赋能——荆门市石化中学“导育智”绘就成长新图景

10-02 17:37  

编者按:教育是一场双向奔赴的守望,既要以温暖的“导”守护成长的节奏,又要用科学的“智”点亮前行的方向。在荆门市石化中学的校园里,“导育智”从来不是抽象的理念——它是课堂上老师俯身解答时的耐心引导,是课后心理辅导室里倾听心声的智慧陪伴,是校园活动中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的创新实践。当“导”的温度遇见“智”的深度,便催生出一场关于成长、关于教育的生动实践。为了记录这份实践里的点滴感动,分享“导育智”理念下的教育思考,石化中学携手荆门九派通融媒体中心、云上荆门APP,共同发起“导育智”征文大赛,邀师生执笔、以文字为媒,讲述那些藏在“引导”里的故事,书写那些融在“智慧”中的教育答卷。

我的导育故事之一——四季长卷里的师生絮语

荆门市石化中学  郭念念

暮春,校园的绿意漫进教室窗棂。我正讲着北宋汴京的市井繁华,后排的小林却微微低头,肩膀带着不易察觉的轻颤,泛红的眼眶与未干的泪痕,像春日里骤然飘来的一朵乌云,让人不由得心生担忧。

课后,我放轻脚步走到她身旁。在我的轻声询问下,小林终于倾诉出与同学间的误会,委屈与无助随着话语缓缓流淌。我从口袋里掏出两颗陈皮糖递给她,温柔地说:“尝尝这酸甜的味道,说不定就像宋朝文人借诗词化解烦恼那样,你的忧愁也能慢慢烟消云散。”她接过糖,指尖轻轻捏着糖纸,沉默片刻后抬起头——眼眶虽还红着,却轻轻点了点头,嘴角也悄悄弯起一丝浅浅的弧度。

第二天,连着上完几堂课,我的喉咙已沙哑得厉害。小林忽然悄悄走来,递上一盒温热的学生奶,小声说:“老师,您讲课时嗓子都哑了,喝这个润润吧。”在这绿意盎然的季节,这盒带着温度的奶,像春日里的一场及时雨,轻轻滋润着我的心田,让师生间的情谊愈发深厚。

盛夏傍晚,蝉鸣此起彼伏,夕阳把操场染成一片热烈的金红。小然总爱抱着足球,带着满身活力在余晖中冲进教室,发梢的汗珠滴落在课桌上,晕开一朵朵满是青春气息的小水花。每次看见他这副模样,历史书中那些在边疆挥洒热血、挥汗戍边的将士,总会不自觉地在我脑海中浮现。

那个暴雨倾盆的傍晚,小然顶着湿透的衣衫跑回教室。我半是责备半是担忧地说:“再这么不爱惜自己,连霍去病都得被你气活过来批评你!”他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忽然用沾着草屑的拳头,轻轻碰了碰我手中的历史书——这个充满少年朝气的动作,恰似历史长河里传递信念的仪式。窗外雨幕虽密,却怎么也隔不断这份跨越时空的师生温度。

深秋,冷雨裹着丝丝寒意,放学时,小语在积水的楼梯上不小心滑倒。我赶忙撑着伞,扶着她走进办公室,用棉签蘸着药膏,在她红肿的脚踝上轻轻涂抹。她忽然抬头,轻声说:“老师,谢谢您!”

几天后,我翻开备课本,一朵用线精心缠绕的荷花静静躺在里面。粉白的花瓣精致细腻,仿佛还带着小语手心的温度。在秋雨敲窗的夜晚,这朵永不凋零的线荷,不仅照亮了我教育的初心,更见证着师生间这份纯粹的感恩与传承。

隆冬,历史复习课上,教室角落还残留着丝丝寒意。当我严肃批评小叶课堂走神时,她眼中的倔强,像极了历史上那些勇敢抗争的巾帼英雄,满是不服输的劲头。

然而,一个雪后的清晨,小叶走进办公室,双手递来一幅画像。画里,戴着眼镜的我正神采飞扬地讲课,旁边还写着一行清秀的字:“最美的郭老师!”窗外雪花簌簌飘落,屋内却暖意融融,这幅小小的画像,悄然化解了我们之间的小小隔阂,让温暖在这个寒冷的冬日里静静弥漫。

四季更迭间,我引领着孩子们在历史长河中探寻智慧;而他们,也用最纯粹的纯真与善意,为我勾勒出一幅远胜任何史书的动人画卷。那些藏在陈皮糖、线荷、画像里的故事,宛如点点繁星,成为时光长河中最珍贵的文明火种,轻轻照亮我教育途中的每一寸光阴。

我的导育故事之二——用心守护静待花开

荆门市石化中学 刘冬

晨曦把天际染成浅金时,我推开办公室的窗,桂香便裹着初秋的凉意漫进来,落在数智导育平台的屏幕上——那里存着我和孩子们的故事,每一段都浸着时光的温度。

小琴是我的导育学生,也是故事里让人心疼的一页。她坐在教室靠墙的第三排,刘海长得快遮住眼睛,像给自己筑了道小小的屏障。成绩单永远停在中游,课堂上是沉默的影子;课下要么趴在桌上涂画旧本子,要么望着窗外的梧桐树发呆,同学递来的作业本,她都要顿半秒才接,浑身透着 “别靠近”的警惕。她是那种很容易被淹没在人群里的孩子,连偶尔的“存在感”,都带着些难堪。

那天我正讲到《百家争鸣》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时 ,后排突然一声大喊:“老师!她又在画画!”班里一位活跃的男生话音刚落,几声细碎的“嘘 ——” 就飘过来,裹着鄙夷的笑意。我抬头时,正撞见小琴的眼神:先是像被刺到的小兽,猛地瞪向那男生,眼底的锐利藏着不甘,可不过两秒,那点锋芒就垮了 —— 头沉沉低下去,肩膀缩成小小的一团,握着画笔的手轻轻发抖,连指尖都泛了白。她的眼里从怨恨到恐惧,再到被碾碎般的痛苦,短短几秒,像根细针扎在我心上。

教师的本能让我快步走过去,声音尽量放得又轻又稳:“请大家安静!”我弯下腰,指尖轻轻碰了碰她臂弯里的旧画本 —— 纸上是教学楼后的梧桐树,叶脉画得比课本插图还细,连落在叶尖的阳光,都用浅黄涂出了毛茸茸的光晕,连树皮的纹路,都一笔笔描得认真。我把画本举到讲台上,迎着全班安静下来的目光问:“大家说说,谁能把树叶的影子画得这么像?”大家都沉默了。“每个人心里都藏着一束光,有的光在成绩单上,有的光在作业本里,而小琴的光,就落在这张画纸上。这不是分心,是她的本事,该被我们好好看见,好好尊重。”我转身拍了拍她的背,力道轻得像怕碰碎什么,“接着画吧。”她没抬头,可我看见眼泪砸在画纸上。不多时,小琴悄悄将书本拿了出来。

当了解了小琴的家庭情况时,我才明白是生活的压力与孤独让她把自己裹起来,而且没人告诉她:你的画很好看,你值得被喜欢。

从那天起,每周的导育课我都会与她聊聊天,关心她吃饭、穿衣等情况;给她买了新的素描本,封面上印着她喜欢的向日葵,还有一整套六十四色的彩铅;陪她找心理老师时,第一次她攥着我的衣角不肯松手,后来能自己坐在沙发上,小声说 “奶奶今天没叹气”。我跟美术老师提了她,老师翻完她的旧画本,立刻拉她进了美术社团。最让我感动的是,有一期小琴班级的黑板报做得非常精美,我问是谁设计绘画的,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小琴画的。”大家话语里都是肯定和赞扬,小琴也腼腆地笑了。

如今的小琴学业进步,更重要的是,她变得开朗自信,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和压力。这段经历页让我更加坚信: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种子,作为教师,我们要做的不是揠苗助长,而是用爱倾听,用心陪伴,耐心等待每一朵花的绽放。

来源:荆门市石化中学

编辑:郑耘

审核:全之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