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党课之九红岩精神

09-08 18:15   云上荆门  

微党课之九红岩精神

讲述人:廖毅飞    国网荆门供电公司高新区供电中心配电运检部主任

红岩精神是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南方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在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初期的斗争中形成的革命精神。

红岩精神产生的大背景是世界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处于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处于逐步成熟时期和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具体讲,红岩精神产生在风雨如磐的革命斗争岁月,整个时间跨度从1939年1月南方局在重庆成立至1946年5月南方局离开重庆。

红岩精神的形成并非偶然,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和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产物。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就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个特定的社会环境就是国民党统治区。

从1937年7月至1949年10月的12年,是近代中国社会发生根本变革的历史时期。这个期间,中国人民经过8年的抗日战争,驱逐了日本侵略者,挽救了民族危亡;接着又经过三年半人民解放战争,打垮了蒋介石反动政权,建立了新中国。红岩精神就是适应这一根本变革的需要而产生的。

1985年10月14日,原南方局领导成员邓颖超同志重返红岩村,题写了"红岩精神,永放光芒",首次提出了"红岩精神"这个命题。

红岩精神贯穿于南方局从抗日战争时期到解放战争初期,在国统区充满艰难险阻的斗争历程之中。红岩精神的产生,与中国共产党所处的历史背景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直接相连,与中共中央南方局所处的特殊环境、所进行的特殊的斗争紧密相关。

红岩精神就是在伟大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洗礼中,在以周恩来为首的南方局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实践中,在大后方错综复杂的政治环境和尖锐对立的政治斗争中形成的。它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中政治上走向成熟的产物。

纵观南方局在国统区的八年,正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处境最艰难、内容最复杂、规模最宏大、成就最辉煌的八年。胡乔木曾指出:"没有南方局在大后方进行的广泛的统一战线工作,就很难把当时在国民党区域的各民主党派和各方面人士团结在我们共产党的周围,后来我们建立新中国的情况就会不一样。就没有今天这样的格局。因此,可以说,南方局的统一战线工作从一个方面的意义上讲,为新中国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础。

因此,红岩精神在实践中就体现在南方局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争取抗战胜利,为新中国奠定政治基础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伟大行动之中。

红岩精神蕴涵着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等方面的丰富经验,为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供了历史镜鉴,也是我们今天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重塑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强大精神力量。

编辑:张凤娇

二审:王红

三审:周辉

相关阅读